温室内栽培的作物如果上部连续3个小时以上保持高湿,则极易滋生灰霉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早晨提早采取加热通风措施便可以大大降低温室作物灰霉病的发病率。根据英国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栽有仙客来的温室中,采取这项措施效果尤为显著。在英国的不赖顿召开的“英国农作物保护委员会”病虫害学术研讨会上,英国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姆?欧内尔先生讲到,在仙客来生产末期的12周中间采取夜间加热通风措施,灰霉病的发病率可降低29-45%,同时仙客来成品率相应增加17%。这项措施可谓一举多得,收益大大超出投入。
这个研究小组还发现,定期掐掉和捡去残枝败叶可以加强植物上层的通风,从而减少真菌滋生的条件。这种由灰霉孢子导致的灰霉病常见于多种盆栽植物、花坛花草以及苗圃的砧木上。从商业层面上来看,尽管市场上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数量逐渐减少,但是,喷洒杀菌剂仍然是主要的防治措施之一。使用苯胺嘧啶杀菌剂尽管会带来诸如增加叶面湿度,进而造成叶子感染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它的引用仍然改进了灰霉病的防治前景。通过改良灌溉措施,降低叶面湿度已经证明可以降低灰霉病的发病率。这与灰霉孢子中分生孢子的生成结果有关。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相对湿度在95%或95%以上,温度在10- 20℃之间,这种条件持续3个小时或3个小时以上,仙客来叶子上的灰霉孢子的分生孢子便会迅速萌芽。然而,如果将湿度降至80%,灰霉孢子的分生孢子尚未吸足3个小时的水分,便可遏制分生孢子的发芽速度。
因此,所做的实验主要证明了当植物上层的相对空气湿度在90% 以上时,持续时间不能超过3个小时。直接与被感染的叶子接触也是常见的感染途径之一。调研团带着这个问题,开始评估降低相对湿度,去掉残枝败叶,再加上适时地喷洒杀菌剂,以控制盆栽植物,尤其是石楠、仙客来和半日花上灰霉病的传播效果。
此类实验同时在研究和按商业惯例运作的温室中进行。作物先根据商业惯例运作生产,从幼苗期直到可以上市销售为止,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的严重程度在上市阶段加以评估。控制灰霉病方面所采用加热通风措施的有效性通过两次试验后进行评估。期间,不使用杀菌剂,残枝败叶也不清理。通过管道加热和加强通风的方法降低室内的相对湿度。这种措施安排在凌晨2点到4点之间进行,其中部分试验是针对作物间的湿度进行的,即当湿度超过了90%,时间持续在3个小时以上,采用HYCAL单芯片电路的湿度传感器进行的测试。
如果通过通风加热的措施仍不能降低室内的湿度(因室外的湿度较高),便可采用喷施杀菌剂和清理残枝败叶等辅助措施对仙客来等花卉植物进一步加以防治。有趣的是,在仙客来的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除采取通风加热措施,再辅以喷施杀菌剂,实施综合防治,室内灰霉病的控制效果会更好一些。
在部分试验中,灰霉病的病情相当微。然而,到产品上市时,在 1-5级的病情等级范围内,通过采取夜间加热的措施,可将发病等级1 .6, 降低到0.9。(见表一)
使用传感器驱动系统进行控制,也能达到降低湿度的目的,其结果一样。在另一次试验中,灰霉病发病严重,通过例行的防治措施,外加传感器驱动系统的控制,减缓了病情的发展。然而,在另外一次的试验中,尽管采取了通风加热等措施,由于室外蒸汽压力大于室内压力,供热明显不足,所以,在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湿度一度超过了 90%。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盆景梦 http://www.pjc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