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盆景文章 | 最新图片 | 
您现在的位置: 盆景梦 >> 盆景文章 >> 园林建筑 >> 古董古玩 >> 正文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竹刻艺术赏析          【字体:
竹刻艺术赏析
作者:未知    盆景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87    更新时间:2007-11-25

竹刻艺术赏析

竹刻工艺原来只是“奇技淫巧”,当文人艺术家与之结合后,竹刻工艺品便成了文人的案头清供与掌中珍玩。

竹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艺术,时间在明中期以后。由于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气节”、“隐逸”、“君子”等文化内涵,符合当时知识界的思想需求,因而得到特别的青睐。一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与艺术修养的雕刻家投身于竹刻创作,吸收书画艺术的营养,创作出高品位的竹刻作品,改变了人们以往视竹木一类雕刻工艺为“奇技淫巧”的观念,而以得到名家制作的竹刻作案头清供和掌中珍玩为风雅之事。竹刻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明代、清前期、清中后期、民国至今四个阶段。

 

中国竹刻史上最大流派———嘉定竹刻

嘉定竹刻和金陵濮仲谦是明朝竹刻艺术的杰出代表,被后人称作开宗立派的人物。朱鹤(松龄)、朱缨(小松)、朱稚征(三松)一门三代相传,开创了自明以来刻竹结合绘画效果的先河,形成了竹刻史上最大的流派———嘉定派。开创金陵派的濮仲谦,所作以简古著称,治器不喜精雕细琢,只就竹材的天然形态略加刮磨而成器,与嘉定派大异其趣。今天所能见到署“仲谦”款的刻件,风格与前人记述并不相符,当以伪托居多。

明末清初间另有张希黄刻竹,专用留青法。所作多为楼台界画,藉竹皮青筠去留多寡而分浅深浓淡,若水晕墨章,独具意趣,与嘉定、金陵之外别树一帜。

 


康、雍、乾———中国竹刻高峰期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竹刻的高峰期,在技法上时有创新。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竹人有吴之王番、封氏昆仲、周颢、潘西凤等。

吴之王番擅长多种刻法,除立体圆雕外,于浮雕更有深厚造诣,“薄地阳文”就是他的创造,这一样式对其后的各类雕刻工艺都有深远的影响。除竹刻外,吴氏亦为木雕国手。有论者以为康、雍之际曾形成一个以吴为首的竹刻流派。封氏一门皆以竹根圆雕人物著称,锡爵、锡禄、锡璋兄弟三人号称鼎足,个中又以封锡禄成就最高。锡禄好作梵僧佛像、仙翁天女,刻画入微,精细得神,竹根人物无人能出其右。

周颢是竹刻史上的关键人物,在技法上集嘉定派之大成,又自出机杼,援南宗画法入北宗风格之竹,终成合南北宗为一体、以刀代笔无不入意的新风貌。周颢是书画家兼刻竹家(王石谷弟子),作品清雅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文人趣味。周的作风对后人影响甚大。

以上数家皆为嘉定派竹刻传人。此外,寓居扬州的浙人潘西凤,继承了前明濮仲谦的简率刻法,被誉为金陵濮氏之后竹刻第一人。


嘉定地区的竹刻还直接影响到宫廷中雕刻工艺的制作。封氏弟子施天章都曾入京供奉。宫廷中的竹木雕刻制品,在工艺上大量吸收嘉定竹刻之技巧,“薄地阳文”技法被广泛应用,更多地出现了浮雕和圆雕造型的作品。

清后期竹人见于史载的远多于前,但自具面目、卓然大家的却罕有其人。虽然如此,还是有一些造诣较高的竹人值得重视。邓渭开创了竹器刻字为饰的风气,其后有周锷、韩潮,俱以精刻小字著称。乾嘉之际,金石之学大兴,风尚被于竹刻,因而清中后期刻金石文者颇多,以朱红宝骝、杨氵解、周之礼三家最为有名。擅刻留青的尚勋及精于镌刻人物小照的方挈在竹刻上也有一定的成就。

民国以来,竹刻虽然还在一定程度上沿袭清中晚期模拟书画的创作程式,但由于中国书画艺术本身的发展,新的艺术语言和造型观念也在竹刻上有所反映,从而给竹刻艺术带来清新的气息。吴兴金绍坊(西崖)、吴县支谦(慈庵)、武进徐素白、徐孝穆等竹刻家,和著名书画家合作,创作出一批具有相当艺术水准的竹刻作品,使竹刻这门我国独有的艺术得以继承和发扬。 (施远)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盆景梦 http://www.pjcn.cn

盆景文章录入:xjtpjcn    责任编辑:xjtpjcn 
  • 上一篇盆景文章:

  • 下一篇盆景文章: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盆景文章
    没有相关盆景文章
    v ICP06018003 v

    盆景梦 www.pjcn.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