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盆景梦 >> 盆景文章 >> 话说盆景 >> 盆景渊源 >> 正文 |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
|
|||||
重塑盆景强国与大国文化气象 | |||||
作者:石万 盆景文章来源:中国花卉报 点击数:532 更新时间:2006-09-22 | |||||
杨先生文中指出,中国在走向小康社会发展时期,正处于民族全面振兴时期,建立全面复兴的内在精神支柱和议论动力,创建小康社会与大国文化气象,将成为民族当下的必修课题。他对大国文化气象的四个要点:重创建、讲大度、究天人、成化境作了阐释。重创建,他引用《周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及“其德刚健而文明”,讲到了原创性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讲大度,系德载物说,没有大度的健行就会流于刚愎和霸道;究天人,究天者自然科学,究人者哲学社会科学,二者要通而究之;成化境,强调要继承古今中外文化之优秀,“化”入自己的东西。 今天我们提出“重塑盆景强国”的复兴之论,源于中国盆景艺术的博大精深,源于中国盆景人正视现实的态度和“重振旧河山”强烈的使命感。 何谓盆景强国,笔者曾讲过大致的衡量条件:首先它应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要有一定人口比例的参与群体,要有一批世界知名的大师和佳作以及在此基础上使世界各地域的盆景爱好者认同的中国盆景艺术的创作理念,并依此形成大致相同的审美标准。 面对当今世界盆景界,我们要正视这样的事实:世人对盆景发源地的中国盆景艺术原创性了解甚少。仅从日本盆景称谓在世界的流行就可见一斑。为改变这种状况,唯有加强我国盆景艺术的普及,通过艺术教育让华夏子孙了解国粹,熟悉传统文化;通过举办参与各类国内外展示交流活动,让中国盆景的原创性作品不断地展现在世界各地,让世人认识中国盆景艺术的真谛。能否保持文化强势,关系到中国盆景艺术强国地位的存亡。 历史上业已形成的传统盆景美学观念,至今仍在左右着中国盆景界,传承至今富于诗情画意的盆景,其骨子里渗透着一种阴柔之美,但在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的今天,渐凸现出缺少时尚元素的缺憾。艺术发展史告诉我们:对盆景艺术进行现代性的阐释和运用,将成为实现从盆景大国向强国转化的关键。 中国盆景艺术的现代性应以贯通大国文化气象为纲领,开展盆景文化研究和艺术创新。我们首先要挖掘中国盆景博大的历史渊源,以寻找体现盆景不断原创的艺术实践脉络,展现其强烈的民族性,并在其民族性的研究中勾画出盆景艺术不同历史时期“现代性”的产生、发展、衰亡的轨迹;其次,加强对各时期艺术现代性形成的人文、自然背景和各时期构成现代性的时尚文化元素的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用不断发展的教育体系、评价体系和审美标准去指导今天盆景艺术现代性的实践,不断进行原创性创作,进而以“重创建”的艺术理念,创造体现中国在小康社会时期文化气象的艺术品。 中国盆景艺术史是一部多民族文化融会的过程,历经汉、金、满等民族的智慧和劳作,传承至今,这仅从该艺术的不同称谓,如唐代的“盆栽”,元代的“些子景”,明清代的“盆景”,就可见其多民族文化背景,无一不体现了“厚德载物”和“讲大度”的民族文明。这种精神在今天应该表现为且不急于去向世界盆景界纠正百年前盆景艺术从日本传向欧美地区时,以讹传讹地沿用“盆栽”的这一称谓,在近年来欧美盆景艺术水准的逼近,亚洲盆景在上世纪中期因我国盆景艺术活动基本停滞而后来居上的现实面前,表现出坦荡、从容的大国文化气象。 中国盆景由初期的单一物种单一型式发展到今天的多类多型的宏大艺术体系,是历代盆景人对艺术穷究的结果。为实现不同时期的艺术现代性的追求,借鉴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如中国画论、古典园林、诗歌、雕塑、陶艺等文化元素来发展自身,形成了中国盆景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创意、技法、用材等多方位不断创新,不断表现出时尚特征,使古老的艺术常青,这得益于民族文化“究天人”精神的传承,也就是创新意识的传承。 中国盆景这一千余年传承的古老艺术形式,在历经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艺术融会后,生机盎然。对欧美地区国家的百年盆景艺术传播,至今已成为推动世界盆景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在诸多中国传统艺术中独树一帜。究其原因,笔者首先以为绿色艺术的特质恰恰迎合了当今世界回归自然的思潮;其次,以盆景艺术可再创作的特性,包容了世界各地域不同文化背景,易于为人理解,中国盆景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博大精深,盆景艺术的传承在于一切为我所用--“成化境”精神的追求。 今天,重塑盆景强国在我国盆景界的提出,是我国在全面规划促成现代大国文化形态的一项举措,对此,当代盆景人有机遇也有责任将这一艺术与其他文化艺术门类共同构建出大国文化气象的中国文化艺术风范。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盆景梦 http://www.pjcn.cn |
|||||
盆景文章录入:xjthope520 责任编辑:xjthope520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盆景文章 | ||
没有相关盆景文章 |
v 设为首页 v 加入收藏 v 联系站长 v 友情链接 v 版权申明 v 管理登录 | v | ||
v 鄂 ICP 备 06018003 号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