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盆景梦 >> 盆景文章 >> 话说盆景 >> 盆景知识 >> 正文 |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
|
|||||
《中国盆景现状冷思考》(转张夷大师) | |||||
作者:张夷 盆景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60 更新时间:2010-09-16 | |||||
翻开中国盆景发展史,盆景艺术与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它的盛衰与政治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全国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放争鸣”文艺方针指引下,苏州、广州、杭州、温州、扬州、成都、上海等城市先后建立了盆景园,一批老艺人的技艺得到了继承。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的飞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盆景艺术和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历史跨入21世纪后,发展趋势更是令人振奋、鼓舞,盆景界人士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了这些变化。1977年,上海盆景率先进入香港市场;1982年,江苏盆景艺术展览在香港举行,获得好评;同年,中国盆景参加荷兰国际园艺展。随后,多次组团赴德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展览,以及参加二年一届的亚太地区盆景和赏石会议暨展览。四年一届的中国盆景评比展览,目前已举办了六届,参展的省市自治区达到20个以上,达100个城市。同时,继上海盆景博物馆后,江阴乡镇盆景博物馆、中国扬州盆景博物馆先后建成开放。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盆景园如雨后春笋,盆景已作为一个新的产业走向市场,近年来,更有一些企业家以收藏上品盆景为乐趣,提高了盆景的档次、品位和艺术价值。国内外盆景界交流频繁,国际盆栽协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欧洲盆栽联盟主席,日本盆栽圣手木村、台湾高手郑诚恭等先后应邀访问,或作操作示范;胡运骅、韦金笙、赵庆泉等也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讲课、授艺;乃至民间自发组团赴日考察,海峡两岸盆景展览、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接连不断;扬州红园还与韩国济州岛盆景艺术苑结为友好园;互相学习观摩机会增加。新人新作不断问世,地方树种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盆景的区域性、风格特色呈多元化发展,个性更加突出。盆景理论研究硕果累累,《中国盆景》、《中国当代盆景精粹》、《中国盆景欣赏》、《中国盆景名园藏品集》以及浙江、福建、湖北、安徽等盆景画册相继出版,也是对区域盆景的经验总结;如此等等。总之,中国盆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给中国盆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这些辉煌成绩,确实令人沾沾自喜。但是,在这些繁荣的背后,也存在、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被人忽视的现象和问题,如果不引起充分重视,及时予以纠正,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就会干扰、影响日益看好的盆景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冷静地进行反思,做到扬长避短,把握方向,确保中国盆景艺术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存在的倾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盆景的贵族化。一些企业家、收藏家出手大方,只要看中,不惜重金购买,乃至从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直接进口或走私,无影中大大提升了盆景的价格,对盆景市场负面影响较大。二、重松柏轻杂木。在大型展览会上,获奖的松柏类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相比榆、雀梅、三角枫和一些地方性树种比例则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各地特色树种的发展有所影响。当然,杂木类树木盆景与松柏类无可比拟是另一个原因,但是其后果可能会产生厚此薄彼、压抑了地方性杂木类盆景的发展。三、造型崇尚日台。目前在造型和风格上,存在一种以追求日本、台湾为时尚的倾向,其中包括对松柏类采用“丝雕”、强行改变其自然桩形的做法,乃至邀请高手来国内示范,并且有以此为衡量盆景艺术标准的趋势,忽略了中国盆景的地方风格和特色。四、技法避繁就简。现在真正反映传统攀扎技法的作品已不多见,尤其是典型的扬派、川派的棕法,而大多以金属丝缚绕而取代,前者繁琐、基本功要求高,而后者简单易学,忽视了传统技法的继承和发展。五、类型发展不均。盆景分为树木和山水两大类,山水中还包括树石盆景;在国内外盆景界,似乎盆景指的就是树木盆景,而实际情况也是重树木轻山水,导致山水盆景作品滞后,佳作不多。然而,山水盆景则是最具中国特色,能够反映诗情画意及其文化内涵的盆景类型。六、交流培训欠缺。当今世界盆景及其技艺的现状和趋势如何,中国盆景在世界盆景界的地位怎样、是否存在差距和不足,如何保持中国是世界盆景发源地的优势等方面,国内盆景界人士知晓者不多,究其原因二个方面:一是上级相关部门组织出国参加展览、考察观摩机会少,且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而国内仅限于四年一次评比展览,缺乏专业的交流、研讨。行业协会的指导性、功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专业性杂志、报刊等媒体的宣传导向内容有一定局限性。另外,在推崇各地中青年新人新作时,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修养及技艺、培训后备骨干方面,必须提到高层的议事日程上来。同时,也不能忽视老一辈大师级高手的经验总结,有条件的要编撰出版,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此等等。所有这些,涉及到中国盆景的发展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笔者希望引起国内盆景界高层及其界内人士的重视,化担忧为喜悦,保持中国盆景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 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不在于问题的提出,更重要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使之得到较为理想的实际效果,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话题。在此笔者提出几点肤浅的、不成熟的建议。 一、认清形势,承认差距 面对当今世界盆景迅猛发展的趋势,联系中国盆景的现状和实际,中国盆景界上层要作冷静的思考,找准中国盆景在世界盆景界的地位和作用,有无优势、不足与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是世界盆景之母”说法已成为历史,决不能以此自慰而吃老本、夜郎自大。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次盆景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盆景界展开一次大讨论,实事求是地进行反思和评估。只有正视现实,承认差距,才能唤起、激励中国盆景界奋起努力,重树中国盆景的形象,保持创始国的荣誉和地位。 二、继承传统,发挥优势 盆景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越是传统的,越能代表国家和地区。中国近二千年的盆景发展史,尤其是已经形成的各种流派和风格,是一个地区盆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应该很好地继承,而决不是摈弃。同时,应该承认,在盆景方面中国不是一点优势也没有,如树木盆景方面松柏类差于日本,杂木类则略胜一筹;而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特别是树石盆景更是独具中国特色,犹若鹤立鸡群。又如日本的丝雕,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的存在是可以的,但不易过多模仿,更不值得追求,因为它违背了自然的原则,人工痕迹明显,而中国的舍利干则是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表现了树桩的个性,价值更高。总之,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自己的路,不受任何外来干扰和影响,就一定能有所作为。 三、坚持科学,鼓励创新 在盆景界也要提倡科学发展观,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例如在盆景的基质、管理的手段、修剪工具等方面,是国内与国外存在差距的重要方面。要使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融入到盆景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去;要创造条件,逐步为盆景的科学管理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在继承保持传统技法和风格的同时,要鼓励创新,并从中加以选择,取其精华,去之糟粕,例如近二届展览中出现的文人木、砚式盆景等,已得到盆景界的认同,具有独到的风格和韵味,给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建议在全国性大展中,在设立传统奖的同时,可专门设立创新奖,以求在盆景的立意、表现形式和技艺,以及盆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以繁荣盆景的创新。 四、广泛交流,注重培训 凡遇国内外盆景重大赛事或活动,相关部门不仅要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把它看作一次交流观摩的极好机会。如是国内的,应组织经验交流,专题讲座或研讨,大师示范操作等,充分利用全国同行聚集的时机,发挥其特殊的功能。若是国外的,协会应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并争取组织代表团参展或观摩考察,开阔眼界,感受世界盆景发展的步伐,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有可能跟上或与世界盆景同步发展。另外,对各地的盆景技师,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提高水平、进行深造的机会,如同大学本科毕业后,可以考研究生一样,注重培训盆景高级人才,为他们深造创造必要的条件,建设部和具备条件的省建设厅应该从长远、发展的眼光考虑,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应该是中国盆景发展的百年大计。 五、齐心配合,共创辉煌 目前国内盆景界主要有二个组织、二个权威性的展览活动,分别属于建设部和农业部二个部门,为了赶上和超过世界盆景水平,二个组织应加强联系,打破“门槛之见”,共谋发展前景,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职权,做到资源和人才技术的共享,二股绳拧成一股劲。如农业部的土地、素材、劳动力,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促进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使盆景真正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建设部拥有盆景专业人才、技术的优势,两种优势的组合就能促进、推动中国盆景事业的发展,达到重振雄风,共创辉煌的目的,这恐怕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国内盆景界人士的共同愿望。 以上是笔者对中国盆景现状的思考,比较肤浅,不一定说到点子上,只是想以此拙文来抛砖引玉。笔者以为,形势越好,越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越要正确对待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以致尽量少走弯路,目的是引起共鸣,呼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振兴中国盆景、树立中国盆景是世界盆景创始国的新形象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盆景梦 http://www.pjcn.cn |
|||||
盆景文章录入:xjtpjcn 责任编辑:xjtpjcn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盆景文章 | ||
盆景梦,梦回自然 丛林式盆景 2015国际盆景大会暨亚太盆景 感悟中国盆景 中国盆景欣赏之十八 盆景欣赏-盆景无国界 中国盆景欣赏之十六 中国盆景欣赏之十五 中国盆景欣赏之十四 中国盆景欣赏之十三 |
v 设为首页 v 加入收藏 v 联系站长 v 友情链接 v 版权申明 v 管理登录 | v | ||
v 鄂 ICP 备 06018003 号 v |
|